国宾护卫摩托车队昨日举行封车仪式(组图) | 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http://www.sina.com.cn 2004年01月01日03:12 北京娱乐信报 | |||||
2003年的最后一个早晨,冬日的阳光照射在武警北京总队国宾护卫队的训练场上。40余名护卫队员早早来到这里,眼含泪水为他们“无言的战友”——“宝马”型摩托车作最后一次保养。今天,这支被誉为“中华第一骑”的国宾护卫队将淡出公众的视野。 昨天上午9点30分,护卫队队长施霞光将30名队员在车库门前集合。即将调任的他,最后一次以队长的身份给多年的战友讲话:“从明天开始,我们就不再担任护卫任务了,今天我们要最后看一眼我们的摩托车。这么多年,摩托车就像我们自己的爱人、恋人一样,它是我们的一位无言的战友。”说到这里,施霞光再也无法克制,面对到场的众多媒体和护卫队员,他流泪了。 施霞光来自河北省邯郸市一个普通农民家庭,从军15年,始终没有离开国宾护卫队。他新兵训练3个月就通过了考核,成为一名国宾护卫队员,先后执行迎送外国元首任务379次,创全队执行任务次数之最。他一边仔细地擦着这辆跟随他3年多的“宝马”车,一边对记者说:“离开‘宝马’我心里很难过,但作为军人,我们完全拥护政府的决定。” 记者不禁想起一星期前,战士们刚刚得知国宾护卫任务取消时,副队长王文成对记者说的话:“每批退役的摩托车送走,我们都要举行一个交接仪式。当摩托车被拉上大卡车的一刹那,我们的施队长哭了……” 在封车仪式上,所有护卫队员最后一次穿上了心爱的礼宾服,登上马靴,戴上头盔。与往日不同的是,飒爽英姿的战士们眼圈微红,看摩托车的眼神中充满了依依不舍。 战士们将摩托车一一从车库中推出排成四列,给老朋友作最后一次保养和擦拭。锃亮的摩托车其实一点都不脏,但队员们比以往任何一次保养都要精心、细致。每一颗螺丝、每一根车条,前后车轮的每一道纹路,甚至连平时不怎么擦的车载电台也全部打开,细心至极。 最爱开玩笑的战士也无言 队长施霞光这两天说话特别少,过完元旦,他就要奔赴新的工作岗位。面对记者的采访,他沉思良久后说:“我一参军就在国宾护卫队,那时我17岁,到今年整整15年。在我心里,护卫队就像一个大家庭,我就是这个家庭的家长。实在不愿意离开这个集体,但军人要服从命令。不论我将来到哪个单位,我都会把国宾护卫队的精神带到那里,这是我们所有护卫队员的精神支持。” 施队长还告诉记者,封车仪式后的中午饭是全部队的新年会餐。当天大家吃的是涮羊肉,和往年的新年会餐相比,饭桌上的气氛并不热烈。连平时最爱开玩笑的战士,也变得没有什么话了。 买站票赶回告别爱车 被年轻战士们亲切地称呼为“杨老同志”的杨旭,是和队长施霞光一起参的军,也是护卫队中当兵最久的战士。因为修理护卫用的宝马摩托车技术高超,还被同志们称为“宝马神医”。2003年12月25日,已经回山东梁山老家探亲的他,听说护卫队要举行封车仪式,马上连夜赶回部队,终于在昨天清晨6时到达北京。时间太仓促,杨旭只买到了站票,坐在自己的行李包上,他一夜无眠。 据了解,北京市机动车数量已超过200万辆,且呈快速增长之势,交通阻塞情况日益严重。国宾车队安排摩托车护卫,必须在长安街清出三条车道,同时封闭相关路段。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,取消为国宾车队安排礼仪性摩托车护卫,简化礼仪,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,可以使对外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国内经济建设。 信报记者李佳 通讯员尹长兵 李光印/文 信报记者刘志坚/摄 背景链接 流动的“仪仗队” 首都北京,十里长安街头,人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威武壮观的迎宾场面:由国宾卫士驾驭的11辆乳白色摩托车,呈“V”字队形,护卫着来华访问的外国贵宾乘坐的车队,浩浩荡荡地穿城而过。 这支专门担负来华访问的外国元首、政府首脑抵、离京和参加欢迎仪式途中护卫任务的队伍——武警北京总队国宾护卫队,组建18年来,先后执行迎送任务1600余次,安全护卫489位来华访问的国宾,总行程达188万公里。他们以满腔的热忱和超人的技艺,给五洲宾朋送去了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,展现了当代中国军人的良好形象,为祖国赢得了荣誉。摩托护卫是世界各国在外交活动中迎送国宾的最高礼仪。执行这项任务的护卫队被人们称为行进中的“护卫使者”,流动的“仪仗队”。据新华社电 | |||||